本文最后更新于:星期二, 八月 2日 2022, 9:32 晚上
写在某次期末课程作业之后
当任课老师在群里说:“Superlova,请尽快将你的作业发给我,电子版和纸质版。”的时候,我还在看“POP子与PIPI美”的第二遍。
还好我的不看微信的习惯此时并没有让我继续坠入深渊,不过当我阅读完整段消息,一股过电的感觉从心口开始向四肢扩散。我的心脏仿佛停止了跳动,我想大叫、砸东西,我脑子里反复出现以下字眼:
你在干什么呢小S,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看动漫?
我的天啊就剩我一个人没交了,本来不是说好了三天之前就做完吗?
我真是个废物……
我该怎么用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把所有的工作做完???
……
1个小时候,我把论文写完,放弃和妥协了一些没能完成的目标,发到老师的邮箱中,并打印了出来,送到老师的办公室。老师看着我的论文,说:“你的作业是我最满意的。”
从办公室出来的那一刻,我心中除了如释重负、开心愉悦之外,还不断地思考着,是什么使得我将本来能用1小时做完的任务拖延到3天?有什么内在的原因,又有什么解决方案?
我以我的亲身实践为教训,得到了以下结论。
1. 拖延症的核心:完美主义
其实那篇论文的内容我在第一天就写完了,剩下的就是排版和引用参考文献、制作图表等细节上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最后我经过一个小时的突击就能够写完论文的客观原因。不过,正是因为我在最后对目标的一些trade off,才使得我恢复到了一个正常的、正在工作的状态。
首先我放弃了参考文献中对图表的引用。其次我放弃了对个人信息的增删改查,而是把个人信息放于文件名和邮件之中。还有一些小细节。这些细节的确能使我的论文登上大雅之堂,但是对当时的我来说无疑是负重前行。我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凡是希望自己做到最好,正是这种心态使得我做什么都慢,不到最后不罢休。
2. 拖延症的解决方法:设置Deadline
老师的一席话,让我产生了浑身过电的感觉。在之后的1个小时,我仿佛进入了一种奇妙的“入定”状态,大脑中的所有资源都集中于手头的任务,这种感觉也存在于高中做题的时候。就是越写越兴奋,越兴奋越思如泉涌,越写越多的状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种状态结束后,自己会很饿,可能是大脑消耗资源太多所导致的。
回想自己高中的时候,进入这种状态的最快方法就是自信,并且在考试开始的时候全做简单题,一旦那种势如破竹的感觉上身,就很容易进入“入定”状态。就怕卡壳,入定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
现在的我没有题海要做,只有等待我完成的任务。为了不让我受外界的干扰,我尝试过番茄工作法、任务导向工作法等等,效果时好时坏,没有绝对管用的效果。也就是说采取哪个方法与学习效率是否提高的相关性不是很强。我认为只有设置Deadline,而且是完不成就真的会Dead的line,才能给自己足够大的压力,让自己心无旁骛的投入到任务中去。
3. 拖延症的解决方法:设置子任务
如果设置了Deadline,那么接下来的情况大概是这样子:
也就是说之后最后的那段时间,完成了绝大多数的工作。这样也不行,因为人的工作效率是有限的,过分逼迫自己做自己明显做不完的事情,不但会给自己过大的心理负担,而且会导致完不成任务的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加重拖延。
解决方法那就是将大任务分解成一口可以吃掉的小任务,并且为了小人物设置Deadline。
现在很火的“流利阅读”啊,“水滴阅读”啊等等让你先付费再坚持习惯的方法,原理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没完成自己的任务,那么你之前交的钱就不可能给你退费了,只有当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标才能够退还费用。
并且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量也不是很大,人家已经帮你把任务分割完毕了。
虽说以上制度有庞氏骗局之嫌,并且在朋友圈形成了一股精神污染的风气,但是的的确确让很多人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4. 拖延症的解决方法:形成正反馈
每次自己完成子任务,都必须要给自己一点点正反馈,这个反馈必然能让自己产生舒适的情绪而不必拘泥于形式。而且不能过于沉迷导致无法完成接下来的子任务。
我大学的一位同学,是不折不扣的学神,成绩超好,人缘超棒。每天早上出门学习之后,不像其他人,他晚上8点多就回到宿舍了,开始打游戏,看纪录片,看电影,弹吉他,和别人视频聊天。
我问他你怎么不继续学习了,他说我已经把一天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休息时间。
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如果自己是一个目标导向的人,当自己的目标完成之后,就应该给自己奖励。一天一次,有何不可?
同理,番茄工作法也是每25分钟奖励自己一次。
5.提升效率的前提:选择合适的目标和选择合理的任务
在高中,甚至在大学,我们只需要将课本上的内容、课程的习题熟练掌握,就能够得到自己满意的、中等偏上的成绩。
但是如果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就需要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剖析,甚至对未来做出规划,以10年、20年为长远的目标。
虽然很多人鼓吹“技多不压身”、“现在学到的将来早晚都会用到,所以应该不求甚解的终身学习”,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学习的效率。同样的时间,如果坚持十件事,未必能做到尽如人意;但是只做一件事,就可以让自己出名,让别人敬佩,最不济也让自己充满自信。
坦白来说,这个第五点恰恰是我最应该思考的一点。
|: 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坚持实践,争取让自己的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目录:
- 完美主义
- 设置Deadline
- 分割子任务
- 正反馈
- 设置合理的目标和选择合适的任务
record procrastination study method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SA 3.0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